期指否见底还需观察 反弹预期不宜过高
发布时间:2018-8-22 14:07阅读:343
近日A股反复振荡寻底,上证综指8月20日盘中触及2650一线,较2016年1月2638点“熔断底”仅一步之遥,所幸蓝筹护盘带领指数回升,沪指连涨两日收复2700点整数关口。笔者认为,当前A股处于历史性底部区域,但是否见底还需观察,反弹预期不宜过高。
从2018年1月调整至今,上证综指累计跌幅为25%。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中美贸易摩擦和国内信贷扩张受限,而不是上市公司业绩的变化,上市公司的业绩情况并未出现整体性下滑。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沪深两市共发布了1074份半年报,其中业绩同比增长的有786家,占比73.18%。
经过持续调整,A股估值已经有很高吸引力。静态来看,上证综指市盈率为12倍,沪深300市盈率为11倍,上证50市盈率不足10倍,不仅在A股历史上处于底部区域,也明显低于同期美国、英国、日本等大部分国际市场的估值水平。动态来看,企业业绩成长率和国民经济高度相关,近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所下滑,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增长潜力较大,增速依然高于发达国家,长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国内股市调整过程中成交金额下滑,短线资金参与热情不高,但是长线资本却持续流入。据统计,年初以来北向资金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合计流入已达2082亿元,购买标的以大市值蓝筹为主。其中,8月20日上证盘中创新低,沪股通净流入39亿元,为年内次高。
此外,产业资本近期也不断活跃于A股市场。今年以来,A股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大股东增持、股份回购公告。具体来看,大股东增持后有较长时间的锁定期,而且增持期间不能进行反向减持,大股东增持通常在股价明显低估的情况下。股份回购不仅说明公司股价偏低,也表明公司现金流充裕,是对股价长期看涨的信号。此外,保险资金、证金公司、中央汇金等国内长期资本也在增持,从其历史投资业绩来看,入场后短期或有浮亏,但长线盈利居多
从技术上分析,目前A股中期下行格局尚未得到扭转,仍在振荡寻底的过程中。一方面,上证综指8月16日、8月17日和8月20日三个交易日盘中跌破2700点,但8月21日全天运行在2700点上方,并收复了8月17日高开低走的阴线,所以不能认为2700点被有效跌破,短期仍有进一步反弹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这几天的调整比较温和,指数破2700点后跌停公司稀少,大量个股缩量阴跌,说明调整并不充分。在调整不充分的情况下,反弹高度会比较有限,预计2800点附近有明显阻力。还有一个制约反弹高度的因素在于市场缺乏领涨主线,7月末的基建和8月科技股持续性不佳,领涨龙头反复切换,说明资金追涨接力意愿不高。
综合来看,基于A股目前估值过低、场内交投低迷的基本事实,笔者认为,股指长期看涨、短期振荡。策略上,长线资金在不使用杠杆的情况下,目前点位即可介入做多,放宽建仓区间逢低加仓,如果择时能力较好可以在底仓不变的情况下波段操作降低成本。合约首选IF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因为IF合约兼顾价值和成长两个风格,并且多头换月可获取可观的基差收益。短线资金参与股指的价值偏低,近期A股波动幅度较小,每轮小波段掐头去尾可获利空间仅2%—3%,与大宗商品趋势性行情相比完全没有优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