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市20年!股市老司机的心路历程
发布时间:2018-8-9 15:28阅读:542
第一次买入的股票印象很深,一共三只股票,完全是朋友的推荐,都是当时的绩优股,最著名就是600709蓝田股份,当初证监会刘鸿儒竹席都点名说它绩优,现在这个股票代码已经是空号,也是A股市场上最著名的财务造假案例之一。另外两只是600726龙电股份和600727鲁北化工,龙电现在叫华电能源,前复权看,股价还不如当年,鲁北名称倒没有变,但从当初的生态环保价值链(号称没有废料生成,完全吃干榨净),到后来经历ST的洗礼,现在看股价复权大约只有1倍涨幅。21年,一倍涨幅,年化复合收益率大约只有3.36%,而当时一年期存款利率是7.47%(一年期存款利率最高曾经到过11.34%,大家想得到吗?)
从早期交易看,似乎我和朋友们天然就是偏重价值投资(蓝筹股)的,只不过显见的价值未必能够持续,或者根本就是海市蜃楼,也许大家会拿耳熟能详的云南白药、万科、格力或茅台来反驳我,我不辩论,只是想提醒大家曾经的大批量绩优股,长虹、银广厦、中国船舶、清华同方、飞乐音响、张裕等,都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甚至已经成为南柯一梦。
价值投资是每个投资人最朴素的诉求,没有人会宣称自己做的是无价值投资。但何谓价值?如何洞察一个公司的长期价值?这个题目太难,你让公司董事长来解,平均得分也一定是不及格,所以乔布斯、马化腾他们都在股价很低时卖出了大量的自己公司股票。
这二十多年的A股经历,特别是投资价值蓝筹的经历,让我建立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股票估值总体上属于“走夜路唱歌——自我壮胆”,我在雪球多次提到这个观点,每次都迎来一批朋友默默取关,即便如此,我还是愿意再说一次。就算巴菲特的经典战役可口可乐,他赚了几倍?都是哪个阶段赚的?赚钱之后不卖出是估值的理性还是估值的错误?
回到我的投资经历上来。
如果按大的阶段来看,1997年到2005年可以算是我的学习投资阶段,钱也在别人的账户里,交易没有章法,交了一些学费,但积累了一手的经验,也读了不少书,为后面独立交易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真正投身于A股市场,专注股票分析(看图说话也是一种分析吧),用真金白银与市场先生对赌,发生在2006年以后。
2005年底我的工作有了重大变动,彻底离开了体制,可以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做股票投资了(那个年代体制内处以上干部开股票账户是很受限制的),加上看到自己2003年前后认购的五六只开放式基金到2005年底大体上都亏了20%上下,还不如我自己的业余水平,所以就在2006年初正式开立了自己的证券账户,把放在朋友账上的股票卖出换成钱取回,把所有开放基金都赎回,把定期存款统统提前支取,集中到自己的账户上。感谢家人的信任,感谢牛市的适时到来,也感谢自己的无知无畏,一句话,感谢老天眷顾,“财务自由之路”顺利开启。
2006年是指数大牛市,因为我已经集中了家庭全部可动用资金,所以有点只能胜不能败的意思,在交易上如履薄冰,买入股票也都是绩优股,如000963华东医药,600591 G上航,600642 G申能,等等,那时候还没听说巴菲特的“不想持有十年就别持有十分钟”的名言,所以持有时间都不长,有盈利就卖出,不然华东医药持有到现在也是50倍的收益。不过上航的代码600591现在也变成了空号,申能至今(超过十二年)只有1倍涨幅。
2006年我输给了指数,但按照净值法计算(剔除资金转入转出的影响),大概是盈利52.7%,有了这个安全垫,2017年就比较激进,年收益达到了218.62%,沪深300指数则上涨了161.55%,在这个阶段,我一直是基于技术分析交易,读了更多的书,张龄松的《股票操作学》反复读了几遍,对我帮助很大,只铁的《短线英雄》,唐能通的《短线是银》以及灵犀,陈宪,花荣等等的文字,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具体什么时间段读的,记不清了,也许是之前读的,但开卷有益,获益匪浅。
正因为奉行趋势操作,2008年我比指数亏得少。实际上我在上证指数5400-5500区域做技术形态上的双头时候就基本上跑出来了,但在4000多点的时候觉得可以抢一波反弹,进的又是上一年让我大赚特赚的云南铜业、锡业股份,但那一轮贯杀让我损失惨重,比指数还惨,按净值算大概一个月就亏了30%的样子(实际亏损没这么多,因为高点撤出的资金有一部分已经转入银行,相当于减了基金份额)。整个2008年净值亏损是36.76%,沪深300指数则是下跌了65.95%,换个说法是,我的净值还剩下2/3,指数只剩下1/3了,我只需要上涨不到60%就可以回到上年水平,指数则需要上涨将近200%。
熊市到来的时候,趋势交易能够保护自己少亏,这真的是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不要去想手里的股票估值多么低,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是A股市场最大的300只蓝筹股,平均都跌了2/3,现在前复权看,万科从20多跌到了3块多,茅台从145跌到了55,格力从6块5跌到2块2,更别提我抄底的股,云南铜业从96块多,跌到了6块8,锡业股份从65跌到了6块2,有几个人能拿得住?有几个人能抄到底?100块跌到10块,亏损90%,腰斩到50块之后抄底跌到10块,是亏损80%,价值投资在真正的熊市面前,有多少胜算?现在雪球很多人鼓吹满仓满融,但现在是熊市,所以请听我第二句劝,你可以赚无数个100%,但永远只亏得起一个100%,你可以十年二十年顺风顺水,但只需一个极端熊市,就足以打爆融资杠杆,回到起点。
2009年到2010年则是在趋势投资的基础上学习了资金管理,我的投资进入了新的阶段。之前我大部分时候都是凭感觉确定仓位头寸,2010年则开始设计和运用自己的交易和资金管理系统,遵循“入市宜缓,顺势加仓”和“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效果相当不错,2010年沪深300指数跌了12.51%,我的净值上涨了33.16%,跑赢指数45.67%。
2011年以来,我认真读了不少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东西,开始更多地重视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买了中国建筑、中国北车、中国平安、工行、建行、招行、兴业、民生、长电、宝钢、大秦、国投、神华等等自认为很有价值的股票,一路持有。似乎一方面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值投资,另一方面市场还是熊市阶段,2011年和2012年净值涨跌与指数相若,算是随波逐流。
2013年开始,算是对价值投资有了一点优化,适时做一些高抛低吸操作,看到行情有转牛迹象甚至也加了杠杆,2013年跑赢沪深300指数26.49%,2014年跑赢指数90.64%,2015年跑赢指数110.91%,2016年跑赢指数59.3%,应该算是自己投资最好的阶段成绩。但是在2017年这个蓝筹股的大年居然跑输指数8.61%,今年到目前为止虽然跑赢指数,但实际市值却是亏损不少,反省起来,应该是前几年太顺风顺水,自信心开始爆棚,持仓集中度太高,而且没有像之前那样,看到趋势转淡就及时减仓、轻仓。总而言之,股市没有常胜将军,如何融合价值投资和顺应趋势,仍将是我未来长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过程。
目前我把自己的操作策略归结于一句话:以价值定持仓品种,以趋势定持仓数量,希望能够长期坚持并取得良好效果。为什么要以价值(估值)来确定持仓品种?正好这两天看到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投资是一种输家的游戏,它不是比谁水平高,做对的次数多,而更多是比谁犯的错误少,手里拿着物有所值的股票,下跌空间更小。以趋势定持仓数量的理由我前面已经举了2008年的例子,如果重仓遇到极端行情,我怕自己扛不住,如果空仓遇到V型反转,我怕自己不肯追高,所以采取中庸的态度,虽然可能少赚钱,但是心里笃定,波动减轻,无论涨跌,心情大好。
我对目前市场的看法呢?总体来说不太乐观。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保持了2/3以上仓位,这个持仓数量不低,表明我认为目前还想赌一波反弹,但为更深的熊市也做了准备。“我不会主观猜测是不是到了该入场的时机,我会等K线和成交量组合更有利。或者是无量横盘很久,或者是急跌放量,总之我想看到绝望情绪出现。现在大家都还很有信心,特别是去年涨幅很好的大股票和那些抱团抵抗的小股票都还没有补跌,这时候谈入场‘与熊最后一战’实在是有点早。”
二十多年的投资之路,特别是最近十二年来,收获了很多教训,当然也有很好的盈利,一些感悟,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能骑牛战熊,持续赚钱。这个市场给我很多,我已经十分满足和感恩,我并不认为各位球友都是博弈对手,所以很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体会。我们真正赚钱的时段只有牛市,一方面是企业的成长,另一方面是资金面宽裕带来的情绪高亢,那是人人赚钱的时段,免费的午餐,只需要我们记得在结账前离席。
让我们耐心等待下一个人声鼎沸的日子!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