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沽空机制严格 对A股影响微弱
发布时间:2015-2-27 18:05阅读:516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沪港通正式推出已经有100天,优化该项制度安排的措施也在不断完善,3月2日起,港交所内资金将可以通过沪港通渠道卖空部分上海A股。这将是内地以外投资者第一次被允许通过一个明确的机制做空A股。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曾在特区立法会发表新一年度财政预算案时表示,会检讨沪港通的经验,与中央有关部委商讨启动深港通和优化沪港通的安排。
北热南冷状态延续
昨日港股市场低开高走,恒指涨0.44%,涨108点,报24902点,AH股价差受到炒作,恒生AH股溢价指数收报121.91点,较前一交易日涨1.16点或0.96%。指数显示,A股股价整体较H股溢价21.91%。
中金报告指出,沪港通呈现一定的基于价差交易的特征,但并不明显,目前沪港通资金相对于两地市场各自的原有资金来说,规模较小,还不足以改变两个市场各自原有的偏好和交易特征,因此期望沪港通能够立刻缩小两地交易价差并不现实。
截至2月25日,沪港通通车已近百天,北向交易累计使用额度1057亿元,占总额度的35%;南向交易累计使用额度244亿元,占总额度的近10%,整体呈现“北热南冷”的特征。
中金研究显示,北向交易呈现机构投资者特征,出现在前十大交易的股票比较集中(约570只可交易股票中,累计有51只股票出现在前十大交易股票),多为大盘股,偏好金融、消费,如中国平安、大秦铁路、上汽集团等;而南向交易则比较分散(出现在前十大交易股票的数量共有86只,而可交易的股票有273只),且有不少市值并不大的个股多次上榜,呈现出一定的散户特征。
香港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微博]对记者表示,外资目前对于A股的兴趣仍然十分强烈,对A股的信心也会增加,但目前内地宏观经济面临一定的挑战,和企业的微观形势有关,导致他们仍然持观望态度,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看好A股。
他认为,随着沪港通的制度不断完善,引入沽空等对冲机制,会吸引投资者更多地参与沪股交易,尤其是大型的、资金规模大的机构投资者,但由于沪股通的成交量本身就比较小,预计初期参与沽空的外资机构投资者并不会很多,资金量也不会很大。随着A股逐渐走向国际化,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工具开发给海外投资者,包括期权、期货等产品也会陆续推出。
对A股影响不大
根据最新的港交所交易规则,通过沪港通进行卖空必须向券商等机构借用有关股票或自有股票,即不能“裸卖空”;此外,有价格限制,沽空盘输入价不得低于最新成交价;也有卖空比率的限制,即每只股票卖空量每日限额为1%,累计限额为10个连续交易日的5%。
“现有的沽空机制过于严格,和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沽空相差甚远。”瑞信中国研究部主管陈昌华对记者表示,“沽空制度在2015年对于A股不会造成影响,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另外两个,即:投资者并不清楚如何在现有规则下实现沽空,沽空的规则要求投资者必须先借到股票才能沽空,如何操作尚不得而知,所以短期内沽空量不会特别大;此外,外资对于中国A股的市场并不了解,并不像内地的基金经理一样熟悉A股市场可以做融资融券,沽空要建立在对于标的很熟悉的基础上。”
在沪港通推出时间不长及额度不抢手的情况下,境外券商持有的融券标的股不多,沽空同样可能面临是否有“货”可借的问题,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近日也表示,“开通是重点,以后会慢慢优化卖空机制,而且券商在卖空初期建仓需要一定时间。”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微博]向记者分析,沪港通下的沽空制度相当于向香港投资者开通了A股的融券功能,预期初期规模比较小,对于个股和指数的影响不大。他强调,沪港通下的沽空操作和A 股的融券不同,主要体现在操作机构不一样,融券业务是内地券商操作,而沪港通的沽空是香港的券商为主;此外,融资的成本也不同,内地券商提供的利息相对较高,而香港是利率市场化地区,基准利率相对较低,融资成本也低于内地。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