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春节红包大战的赢家
■贺江兵
“外媒报道:中国经济有陷入崩溃之趋势。八成以上的中国人不能上班,大量居民酗酒赌博,剩下的部分人只能观看电视度日。他们以家庭为单位聚在一起,彻夜不眠地熬到第二天的日出。学校全部停课,工业全部停滞,百分之八十的店铺关门,股市全部收盘。无数年轻人为了几毛几分钱而丧失理性。”
这是财经作家李正曦发的一个关于春节的段子,虽然有些夸张,倒是蛮形象的。关于春节红包大战评论很多,极端的说法是只有两家网络公司是赢家,全民都是输家。真是这样吗?在我看来,从金融角度来看,抢红包是全面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愉快科普,人人都是赢家,当然,赢的有大小程度之差而已,包括春晚也有贡献,最直接最大的赢家是腾讯,其他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赢法,新浪微博也是比较大的赢家。投入非常大的阿里巴巴则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发红包是暴力金融科普
过年大家都爱图个热闹喜庆,如同广大网友所言,平时如果看到地上掉个十几块钱估计都懒得弯腰捡,但是,大家对几块钱,甚至几毛钱的各类红包风起云涌的抢夺,往往出现秒光的情况。
新浪专栏作家向小田这样描述了一个或许是真实的故事,为了抢红包,购买了100元的上网流量,结果抢到十几元的,发红包几百元。很多人有类似经历吧。
这样的人难道是抢红包的输家?非也。很多人有网购经历,甚至是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他们网购一般都是从电脑PC端下单,很多人并不把银行卡捆绑在手机上,最大的理由只有一个——担心手机网银的安全性。
在今年的红包大战之前,腾讯公司有过两次比较大规模的暴力科普活动。一次是去年业已开始过的微信红包,只有把银行卡与手机捆绑才能发红包和将红包里的钱提出。
另一个是腾讯入股滴滴打车、阿里巴巴入股快的打车后,分别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为此,我曾经在2014 年初写过一篇《滴滴快的打车的金融意义》。让人想不到的是,滴滴与快的于一年后的2015年2月14日情人节那天宣布合并。这也在情理之中,互联网和产业界有个老大老二打架死老三定律。滴滴与快的打了一年多,打车软件基本都死了,滴滴烧钱的目的在于让用户捆绑银行卡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宝作为绝对的第三方支付没有这个需求,然而,面对滴滴的强势占领份额不能不无动于衷,只得应战烧钱。
当滴滴的微信客户基本完成了与银行卡捆绑,快的再也不想继续烧钱后,两家公司合并或合作已经在所难免。
有了上述两个活动做铺垫,今年的红包大战有了广泛的民众基础和技术基础,加之春晚与腾讯微信的合作,让红包普及到非互联网金融用户,真正实现了全面关注红包。且不管春晚节目如何——也不在本人评论范围,春晚对这次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做了巨大贡献。
尽管我们大年三十用微信摇一摇摇不出熟悉的老头或老太,偶尔还是能摇出一块、五毛的。
红包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很多商家也借助腾讯微信、支付宝、新浪微博发红包大战。有些企业压根不该参与这样的活动,比如欧洲某著名的跑车公司,发你十元现金抵押券,你说人家要买几百万的跑车就差你这十块钱现金吗?
这种困惑也存在于阿里巴巴。如同去年参与打车烧钱,今年阿里也投入了巨额资金,阿里发红包对公司发展意义不大,因为,无论淘宝还是天猫用户,都有支付宝。客户不可能为了抢红包再多捆绑一张银行卡。
年后几个交易日,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BABA)累收新低,对红包大战的一个理性反应,阿里巴巴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第三方支付份额问题,问题是缠绕其很久的淘宝假货问题,还有所谓的上市前未披露相关被工商机关调查等问题。
红包解决不了阿里的根本问题。
同样,红包也解决不了腾讯的问题。腾讯去年通过红包和滴滴打车已经捆绑了数以亿计的银行卡,然而,用户一般也就是用于打车支付车费和过年发红包和收红包而已。
腾讯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这些捆绑用户激活,让他们不仅仅用微信支付车费和红包。这些问题在过去一年腾讯很努力,但是,效果显然不彰。
虽然腾讯的股价微涨,但并未出现大涨,香港投资者也是比较理性的。
被互联网和金融分析师忽略的一个大赢家是新浪微博。作为影响最大的新闻网络传播载体,新浪在互联网金融上动作不是很猛,但是,去年底,新浪与很多公司包括支付宝合作,成功将注册用户与支付宝或银行捆绑,完成了互联网金融最艰难最重要的一步。
而新浪发红包的资金多是企业或支付宝买单,新浪自己并不花钱,与BAT相比,虽然新浪影响巨大,无奈囊中羞涩。
红包让谁脸发红
无论腾讯还是阿里还是其他参与的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这些公司大多有互联网思维,懂得回报客户和培养发展新用户。
微博上很多人希望财大气粗的财政部门能给全国民众发红包,这个在技术上稍有难度,但是不是不可能。且不说欧美国家,在我国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就经常给市民发红包。
就在大家抢红包不亦乐乎的时候,传来财政部门的专家说要对企业对民众发红包收税,大概叫偶然所得税。按20%计税。
不发红包也就算了,还要算计企业给民众发的十块八块,有意思吗?能收得了几毛钱的税?大过年的,真烦人,即便有法律依据过完年再提不行?这么多企业在节前都大造声势了,你们收税不会提前准备好?
发红包你们说存在技术难题,收税就不存在技术障碍了。目前,红包税仅仅停留在专家造势阶段,也是比较恶心的阶段,收你就收吧,别找恶心人的理由了。
红包这事儿,本来是皆大欢喜的,没有输家只有赢家的游戏,收税后就只有一个赢家了,也许因为这不得人心的税种开征,明年就没人玩了。
红包解决不了各自本质问题,希望各自解决自己问题后,明年还有人发红包。这是一个愿望,不一定能实现。
(作者为《华夏时报》总编助理、金融部主任、《金融的真相》作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