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资产重组背后有多少种可能性
发布时间:2015-1-14 23:37阅读:527
现年86岁的李嘉诚是世界顶级富豪之一,据《福布斯》(Forbes)称,其净资产价值335亿美元(约合2100亿元人民币)。过去两年里,李嘉诚一直在出售香港和内地的资产,同时也在海外购入了公用事业企业和能源企业等蓝筹公司——主要集中在英国、欧洲和澳大利亚。
2015年1月9日,李嘉诚宣布,将把长江实业、和记黄埔两家公司的地产及非地产业务划分开,重新组建长江和记实业及长江实业地产两家新公司。新的长和及长地均在开曼群岛注册。
李嘉诚旗下的控股企业和记黄埔下面有着港口、公用事业企业和零售店等一系列全球性资产。
如果这第一步得到股东的批准,那么合并后的庞大集团将被分拆成两家新公司。其中一家是长和(CK Hutchison)。该公司将接管李嘉诚所有的非房地产资产,包括英国、欧洲大陆和澳大利亚的港口、能源和公用事业企业,以及由亚洲各地数千家以保健及美容为主题的店铺及超市组成的零售网络。
另一家公司长地(Cheung Kong Property)将持有李嘉诚所有房地产资产,包括由香港和内地的办公楼、购物中心及住宅区组成的庞大资产组合。
各界分析:
增加家族控制权?
从运营的角度来看,李嘉诚做这样的合并,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这里面一个重要的考量很可能就是借此机会,增加李嘉诚家族的控制权。看看长和系的股权关系图,会觉得头疼。一般人不懂为什么看不懂,其实从控股方来说,看不懂就对了啊,他这么做的目的无非就是想用最少的钱来控制最多的资源。大家应该多注意一下新公司的换股比例,此次重组的换股比率是,长江实业可与新公司股权1对1折换,和记黄埔只能折换0.684股新公司股权。将对和黄的间接控股权转为长实的实际控制权的目的极其明显。
资产优化配置
资产重组,将地产及相关产业集中到长地,显示出李超人很不看好未来的香港和中国内地地产业,认为这些资产价值会大跌,如果按照原先长实、和黄都有大量地产的结构,这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都会大跌,使李氏集团融资能力大幅下降甚至阶段性丧失。而将不看好的地产相关资产集中到长地,其实是把将来“会坏的苹果”放在一起(李嘉诚不看好内地和香港的地产早有先例,自2013年以来就因不断卖出内地物业而备受瞩目);而将未来前景较好的港口、电信等资产装入长和,则是把未来的好苹果装入一筐。如此一来,李氏集团进退自如,既可以在香港地产转衰前卖出长地股权,也可以通过长和保证未来的融资发展能力。
转移资产重心
首先要看李氏集团此次重组的核心实质是什么。第一,将原来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重组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长和)与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长地)。其主要特征是,将地产、酒店、基建、能源和零售这些前景看淡的行业并入长地。而将其他业务,如港口及相关服务、电信、电子商务、媒体和生命科技等归入长和。第二,原来两家公司注册地在香港,可以说是香港公司,新的长和、长地的注册地转到开曼群岛,已经变身为国际投资公司。
人民币资产将会大幅贬值?
从过往的事情来看,李嘉诚也许是有将业务重心转移欧洲的倾向,但我相信这并不代表他不看好内地的房地产等人民币业务,也并不代表人民币资产就要大幅贬值了。
无论是对比国际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民币仍然是非常具有投资潜力的标的。只是是不是最具有投资吸引力的呢?这个有待商榷。
对比中国的人民币资产相对高位,欧洲的资产属性可以说是价值洼地。作为李嘉诚这种投资而非投机的大亨。一个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追涨而是如何抄底。因此李嘉诚的大重组,即便真的是为了撤离人民币资产,也并不意味着人民币资产即将进入崩盘周期。而只是说,已经处于高位的资产升值空间,相比于处于谷底的欧洲资产,潜力会相对差一些,并且安全边际也要小一些。
中国内地和香港暴发机会减少
李嘉诚在内地市场中的获取垄断利润的机会正在消失,却是不争的事实。过去几十年间,李嘉诚在内地市场取得大量房地产投资机会和港口码头投资机会以及之后的惊人盈利,很多与内地市场的不规范以及行业的垄断有关,随着内地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这样的机会当然越来越少乃至消失了。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三十余年,搭上了特快列车的李嘉诚财团与此同步神速发展,节节壮大。而当中国经济进入转型阶段而还未达到新的彼岸之时,发展速度必然放缓,对追求最大利润的投资人而言,新的商业机会不会很多,也不会很大。所以,李嘉诚会重新考虑其投资战略,却不会放弃中国内地及香港的商业阵地。这样的安排看来已得到市场的认可。本周一港股开盘,李嘉诚旗下两上市公司股价均大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