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真的有很多黑幕吗?谁给讲一下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保险

保险真的有很多黑幕吗?谁给讲一下

叩富同城理财师 浏览:1287 人 分享分享

4个保险顾问回答
首发顾问
咨询TA
1、关于代理人。保险在中国的口碑不好,有一部分责任确实需要销售端承担。因为1992年代理人制度的引进,虽然给中国保险注入了活力,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很明显。由于中国人整体保险教育、理念等都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销售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导致一些代理人为了赚钱,利用大众对保险的认识不足,先使用浑身解数促成保单,后期就甩手不管了。中国代理人5年留存率极低(一成左右),而大部分保险的保险期间都超过5年,导致一旦因为销售误导出现问题,代理人已不属于这家公司,投诉无门。
2、利用父母对孩子的爱。保险销售中常会利用父母对孩子的爱、“想给孩子最好的”这种心理,导致一些鸡肋的、没有保障功能的产品横行。父母常会因为感情用事而冒然下单。
3、道德绑架。中国传统美德“孝”字当头,我非常尊敬那些孝顺的朋友,我也很孝顺自己的父母,但不要被无良销售绑架了。因为父母的保险通常很贵,稍不留神就被坑得莫名其妙,因此在挑选时一定要有基本知识和判断,不要人云亦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4、返本型产品。利用中国人凡事都想“返本”、最后没拿到钱就觉得“亏本”的心理,保险公司可以说是煞费苦心。重疾险为例:“人身保险公司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管理办法(2015年修订)(保监会令[2011]3号)”中明确规定了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不得包含生存保险责任。但是,保险公司偏要将其与两全险组合,形成“返本重疾”,这种行为,是明目张胆地拉低保障水平。可能很多人要跳出来说:返本就是老百姓需求呀,你不满足也不合适呀?我举个简单的例子:老人有保健需求,那么某些以此做文章的销售,利用老人对健康的渴望来行骗,是不是要给他们发个奖状呢?因此不要偷换概念,老人要的是健康保障,而不是无效甚至劣质的保健品。同理,买保险的人不是缺返本重疾,而是缺安全感和实在的保障。如果有时间你可以算一下,对于大多数产品,把返本重疾贵出来的保费拿来自己投资,只要超过2%的年利率,就能超过满期保险公司返给你的钱了。5、空头支票,用噱头博眼球。重疾病种多,在京哥看来是最没有吸引力的东西,监管规定的25种,基本上涵盖了重疾理赔的95%以上。因此拼重疾数量的做法基本就是销售噱头。同理,百万医疗高保额也是,因为大部分人每年的医疗费用很少超过免赔额(通常为1万),这也是为什么保险公司定价这么低,但还能放心大胆地将保额升高到好几百万。6、终身型产品大行其道。终身型产品比定期的要贵,还不是一点点。因此选择的时候纪要非常小心和谨慎。保险公司推终身型,因为它价值高呀,对公司来说利润足。但是对消费者来说,如果不是特别需要,很可能变成负担。比如,京哥推荐重疾最好是先配置定期的,有钱了再考虑一个终身的纯重疾。

发布于2021-3-27 17:47 免费一对一咨询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每个行业都有污点人物,作为客户我们关注保险发展和动态也是希望行业越来越好,但切合我们自身利益的是保单合同条款,我们要更加关注我们买的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黑幕有保险法的约束和银保监的监管

发布于2019-1-31 09:45 北京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首发回答
您好,你买保险走正规保险公司就好了,

发布于2019-1-31 09:31 成都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内幕,都是那些不太爱遵守规则的人去搅乱的市场,每个行业都有好的一点,这是大家都能看到的。

发布于2019-1-31 17:49

更多 分享
收藏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顾问提问, 3-5分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同城理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6.3万+ 浏览量 150万+

  • 咨询

    好评 3.7万+ 浏览量 2710万+

  • 咨询

    好评 6.4万+ 浏览量 261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