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怎么买?国债购买方法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国债怎么买

国债怎么买?国债购买方法

叩富同城理财师 浏览:924 人 分享分享

4个顾问回答
首发顾问 资深王经理
咨询TA
首发回答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国债的话可以通过下面三种方法购买。
1、购买凭证式国债:去银行的网点柜台购买,由发行点填制凭证式国债收款凭单,填完后交购买者收妥,办理手续和银行定期存款办理手续类似。
2、购买电子式国债:在个人网银界面找到“网上债券”,点击“储蓄国债”购买。
3、购买记账式国债:在银行购买,也可选择在证券交易账户买卖,开户后存入资金就可以进行买卖

拓展资料
国债(national debt; government loan),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中国的国债专指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由国家财政信誉作担保,信誉度非常高,历来有“金边债券”之称,稳健型投资者喜欢投资国债。其种类有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记账式国债三种
国债是债的一种特殊形式,同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从法律关系主体来看
国债的债权人既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而债务人一般只能是国家。
从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看
国债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较多地体现了国家单方面的意志,尽管与其他财政法律关系相比,国债法律关系属平等型法律关系,但与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相比,则其体现出一定的隶属性,这在国家内债法律关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从法律关系实现来看
国债属信用等级最高、安全性最好的债权债务关系。
从债务人角度来看
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等特点。
从债权人角度
国债具有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等特点。
一般来讲,平衡财政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税收、增发通货或发行国债的办法。以上三种办法比较,增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做法,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增加税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税赋过重,超过了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会影响今后的税收。

买国债可以联系我,我可以免费给您提供购买渠道和购买指导。

发布于2023-6-27 21:30 上海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你好,需要先开通证券账户,然后在上面购买即可。
有需要欢迎添加微信联系!

发布于2023-7-12 16:14 宁波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凭证式国债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其发售和兑付是通过各大银行的储蓄网点、邮政储蓄部门的网点以及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办理。 电子式国债可以到证券公司和试点商业银行柜台买卖。 试点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在全国已经开通国债柜台交易系统的营业网点。 记账式国债的购买必须在交易所开立证券帐户或国债专用帐户,并委托证券机构代理进行。 因此,投资者必须拥有证券交易所的证券帐户,并在证券经营机构开立资金帐户才能购买记账式国债。

希望能帮到您,还有不懂的地方,欢迎点击头像添加微信,或者电话沟通了解手续费明细与指标软件,让您省事省心,少走弯路。

发布于2023-7-10 10:22 西安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国债购买主要有两种渠道,其一是证券交易所,其二是通过银行购买国债.

[1] 如果是通过证券交易所来购买国债,需要投资者通过商业银行开通相应的国债托管账户,然后就可以通过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和购买记账式国债,一般大型金融机构进行国债交易也是通过证券交易所来操作的。

[2] 如果是通过银行购买国债有两种购买方式,其中凭证式国债只能在银行网点柜台进行交易;电子式国债是既可以通过银行柜台购买,又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或者是手机银行来购买。往往电子式国债因为比较便利的特性,通常是一经推出就会被一抢而空在银行购买国债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银行都是可以购买国债的,只有国债承销团成员的银行才可以代销国债。需要提醒的是浦发银行和渤海银行不属于国债承销团的成员银行,是无法进行国债购买的。


具体您可以点击头像联系我,老牌上市券商,专业理财顾问,期待为您服务。

发布于2023-7-11 13:38 合肥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顾问提问, 3-5分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同城理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100 浏览量 8.7万+

  • 咨询

    好评 1.2万+ 浏览量 1022万+

  • 咨询

    好评 8.8万+ 浏览量 14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