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体面临金融危机
发布时间:2015-9-15 22:39阅读:589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或者说发展中国家整体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上的占比已与发达国家不相伯仲。中国作为主要发展中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趋势更是令人瞩目。那么,从全球宏观角度观察,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状况究竟如何?
让我们对大宗商品价格下滑、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及准备加息、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三个方面做些深入、客观的分析。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在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下跌,是许多经济学家判断世界经济呈停滞和衰退趋势的重要标杆。世界银行最新《大宗商品市场展望》季报预测,今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持续疲软。根据大宗商品指数,主要工业原材料价格跌到了2002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下跌40%以上。
石油和铁矿石价格“断崖式”下跌最抓眼球。石油价格2014年底开始急速下降,目前徘徊在每桶50美元以下,一度跌破每桶40美元。铁矿石从2011年峰值下跌了77%,铜、锌、铝等价格均创下6年新低。预计2015年能源价格将比去年平均低39%,非能源大宗商品比2014年平均低12%;金属价格比平均低16%,农产品平均低11%。
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持续下跌对资源出口型新兴经济体影响最大,巴西、南非以及非洲和拉美的一些传统资源出口国不仅GDP增速“急刹车”,国民收入锐减,而且引发了一系列金融和经济问题。最近,标准普尔公司把巴西评级从BBB-下调至BB+,进入垃圾级别。这对巴西是又一重大打击,将削弱市场对巴西经济发展的信心,甚至触发巴西资产的抛售。而同为资源出口国的俄罗斯今年上半年GDP萎缩了3.5%,因为资源出口型国家经济结构使然,能源、资源价格下跌对政府、企业和投资者都带来了巨大冲击,经济转型步履艰难。在全球化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年代,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十分广泛。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系多重因素诱发,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是价格滑坡的主要原因。美国、欧洲、日本经济均增长缓慢,欧洲和日本更是债务缠身。发展中国家虽然总体增速超过发达国家,受世界市场萎缩等因素影响,GDP增速也开始放慢。其中,中国对工业金属需求占全球的40%左右,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转变,加上产能过剩,对大宗商品需求有所减弱。
综合看,除了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因素,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持续下跌,一是因为总体供过于求,据高盛公司估计,从过去波动周期看,消化资源产品过剩产能约需要15年时间。以石油为例,全球原油产量与消费差距拉大,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二季度原油日产量3125万桶,而需求每日2826万桶。原油价格持续走低,使大宗商品市场笼罩在浓重阴影之中。其他大宗商品也多数供过于求。二是大宗商品主要计价货币的美元走强。这点下面再叙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