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知道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什么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货币需求

有没有人知道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是什么

叩富同城理财师 浏览:3238 人 分享分享

10个顾问回答
首发顾问 严 经理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意愿和数量,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预期:预期通胀或通缩会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如果人们预期未来物价会上涨,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持有较少的货币,以避免货币贬值;相反,如果人们预期未来物价会下降,他们可能更愿意持有更多的货币。

收入水平:一般来说,个人或企业的收入水平越高,其对货币的需求越大。因为较高的收入使得人们能够进行更多的消费和投资活动,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持交易。

利率:利率对货币需求有着直接的影响。较高的利率使得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促使人们减少持有货币的数量;而较低的利率则降低了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可能导致人们愿意持有更多的货币。

信心和稳定预期:经济和金融环境的稳定性以及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也会影响货币的需求。稳定的经济环境和信心可以增加人们持有货币的愿望,而不稳定的因素可能导致人们转向其他资产或方式。

发布于2023-6-26 13:26 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2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您好,货币需求是一个商业经济的范畴,发端于商品交换,随商品经济及信用化的发展而发展。在产品经济以及半货币化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货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程度,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即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程度,以及社会公众对持有货币的要求程度)较低;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较高。

发布于2018-7-30 14:35 北京

2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收入水平。收入水平与货币需求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即收入水平越高,对货币的需求越大。
(2)物价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物价水平成正比,即物价水平越高,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大。
(3)利率水平利率水平与货币的需求量成反向变动关系。利率水平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因而人们不愿意大量持有货币。
(4)信用制度。一个信用制度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工具多样,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得到贷款和现金,或者通过信用工具来支付,尤其是当前大力推行电子化货币的条件下,居民手持有现金的数量会减少。
(5)货币流通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即货币的流通速度越快,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少。
(6)品供给总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整个社会商品的供给总量成正比,即商品可供量越大,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多。
(7)偏好与预期。有些人偏好手持货币,因而增加了货币需求,而另一些人则偏好其他金融资产,因而减少了货币需求。当人们预期物价下降,则会增加货币需求。此外,宏观经济政策、货币制度的变动以及居民的消费倾向等也会影响货币需求。

发布于2018-7-19 09:33 拉萨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预期:预期未来物价的变化和经济发展趋势会影响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如果人们预期物价上涨或经济状况改善,他们倾向于减少持有货币的数量,增加购买力。

收入水平:个人和企业的收入水平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当收入增加时,人们通常会增加消费和投资,进而增加对货币的需求。

利率:利率对货币需求具有重要影响。当利率较高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人们倾向于持有现金以获取更高的回报。相反,当利率较低时,人们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入其他收益更高的投资工具,减少对货币的需求。

金融创新和支付方式: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电子支付工具(如手机支付、数字货币等)的普及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快速,减少了对现金的需求。

法规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会通过调整利率、税收和政府支出等手段影响货币需求。例如,货币政策的紧缩会增加利率和借贷成本,进而降低货币需求。

风险偏好:个人和企业的风险偏好也会影响对货币的需求。在不确定性较高或风险意识增强时,人们更倾向于持有相对安全的货币。

发布于2023-6-26 10:44 杭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1.收入: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呈同方向变动。
在经济货币化的过程中,货币需求有增加的趋势。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方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的关系,并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二者之间的变化存在固定的比率。
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更多的影响货币需求的结构
6.企业与个人对利率与价格的预期

发布于2018-7-19 09:34 北京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首发回答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的数量。影响人们持有一定量货币的因素主要有:

1、人们的实际收入

人们需要货币,首先是为了开支。而人们支出水平高低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水平。实际收入越高的家庭,支出水平也越高,因而需要的货币数量也越多。可见,货币需求是和实际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化的。
2、商品价格水平或价格指数

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商品。因此,人们需要的货币实际是需要货币具有的购买力,或货币能买到的商品数量。如果某人原来持有l000元货币,现在若所有商品价格上升了一倍,则现在他必须持有2000元才能买到原先数量的商品,如果仍只有l000元,则他只能买到原来商品数量的一半。可见,当价格水平提高时,为了保持原先持有货币的购买能力,他需要持有的名义货币量必须相应增加。一定数量名义货币需求除以价格水平称之为实际货币需求量。
3、利息率

每个家庭在一定时期所拥有的财富数量总是是有限的。人们必须决定他所拥的那笔财富的形式。他们也许想以拥有一定数量货币来拥有这笔财富,但如果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的比例越大,则以其他形式(如证券、实物资产等)拥有财富的比例就越小。以这些其他形式拥有财富会给他带来收益,例如,以房地产形式拥有财富会带来租金,以债券形式拥有财富会带来利息,而以货币形式拥有财富则会丧失这种收益。这就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若某人有价值1万元财富,如购买债券或股票,则可得到利息或股息收入或红利收入。为方便起见,假定把所有非货币资产统称为债券,则债券年利率为10%时,手持10000元货币一年的损失或者说机会成本就是l000元,年利率为5%时,持币一年成本即为500元。显然,利率越高,人们越不愿意把很多货币放在手中,或者说对货币需求量就越小。这就是说,货币铺求和利率是反方向变化的。

发布于2018-7-19 09:32 苏州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你好,1、收入
  在市场经济中,各微观经济主体的收入最初都是以货币形式获得的,其支出也都要以货币支付。一般来说,收入提高,说明社会财富增多,支出也会相应扩大,因而需要更多的货币量来满足商品交易。所以,收入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关系。近年来,随著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上升,以及经济货币程度的提高,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领域不断扩大,使得我国的货币需求不断增加。
  2、价格
  从本质上看,货币需求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量。在商品和劳务量既定的条件下,价格越高,用於商品和劳务交易的货币需求也必然增多。因此,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由商品价值或供求关系引起的正常物价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而由通货膨胀造成的非正常物价变动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则极不稳定。建国後我国几次通货膨胀期间都曾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提款抢购、持币待购的行为,造成了这些时期货币需求的超常增长。可见,价格因素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是很大的。

发布于2018-7-19 09:49 成都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你好,货币需求包括两个方面,即L1和L2其中L1是指货币的交易需求(包括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他是和国民收入成正比的,也就是L1=kYL2是指货币的投机需求,他是和利率成反比的,也就是L2=-hr所以货币需求L=kY-hr

发布于2018-7-19 09:50 杭州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您好,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1)收入。一般来说,收入与货币需求总量之间有同方向变动关系。

2)价格。价格和货币需求,尤其是交易性货币需求之间,是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3)利率。利率变动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反向的。

4)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总需求是反向变动关系,

5)其他资产的收益率。其他资产的收益,包括债券、股票等收益是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6)企业与个人对利润与价格的预

发布于2018-7-19 10:19 南宁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货币需求是一个商业经济的范畴,发端于商品交换,随商品经济及信用化的发展而发展。在产品经济以及半货币化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货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程度,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即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程度,以及社会公众对持有货币的要求程度)较低;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较高。

货币需求量(monetarydemand)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在特定利率下能够并愿意以货币形式(现金或存款)持有的金融资产的数量。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不单纯是一种心理上的欲望,而是一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货币需求作为一种经济需求,理当是由货币需求能力和货币需求愿望共同决定的有效需求,这是一种客观需求。

而货币需求是指整个利率--货币需求量组合或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货币需求量反映某利率下的需求量,而货币需求则是弹性变化的。

所谓货币需求,在凯恩斯看来,是指人们放弃流动性很差的金融资产而持有不生息货币的需要。

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定商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能够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求,以及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需求等。

居民、企业和单位持有的货币是执行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如居民用货币来购买商品或者支付服务费用,购买股票和债券,偿还债务,以及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等;企业以货币支付生产费用,支付股票、债券的息金,以货币形式持有资本等。

人们对货币有需求的原因是货币是最具方便性、灵活性、流动性的资产。持有货币能满足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liquidity。人们对货币的偏好叫货币的流动性偏好。

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因此,货币需求又被称为流动偏好。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1)收入水平。收入水平与货币需求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即收入水平越高,对货币的需求越大。
(2)物价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物价水平成正比,即物价水平越高,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大。
(3)利率水平利率水平与货币的需求量成反向变动关系。利率水平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因而人们不愿意大量持有货币。
(4)信用制度。一个信用制度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工具多样,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得到贷款和现金,或者通过信用工具来支付,尤其是当前大力推行电子化货币的条件下,居民手持有现金的数量会减少。
(5)货币流通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即货币的流通速度越快,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少。
(6)品供给总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整个社会商品的供给总量成正比,即商品可供量越大,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多。
(7)偏好与预期。有些人偏好手持货币,因而增加了货币需求,而另一些人则偏好其他金融资产,因而减少了货币需求。当人们预期物价下降,则会增加货币需求。此外,宏观经济政策、货币制度的变动以及居民的消费倾向等也会影响货币需求。

发布于2018-7-19 10:26 重庆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顾问提问, 3-5分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同城理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同城推荐 更多>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