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底部的数据特征
发布时间:2013-12-23 09:20阅读:975
底是什么?对于股市来说,底是个区域,而不是点位。反观A股这些年来的历史走势,几乎每一次的底总是在人们还充满争议的时候就已经悄悄来临,而当人们发现底部的时候,其实股市早已脱离了底部,这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行情总是绝望中产生,犹豫中上涨,疯狂中下跌。当我们现在回头再来看这些底部时,发现底其实是有特征的,是可以感知的。
于是,我从公开资料中搜集了一些A股历史上几次重要底部时的一些特征(市盈率),试图摸清A股目前所处的位置:
底1:1992年11月9日,点位386,平均市盈率15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5倍左右。之后一路涨到1993年2月16日的最高位1558点。
底2:1994年7月18日,点位325,平均市盈率12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2倍左右。1994年9月13日涨至1052点。
底3:1996年1月18日,点位512,平均市盈率19.4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2.44倍左右。2001年6月14日涨到2245点。
底4:2005年5月24日,点位998,平均市盈率15.87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7倍左右。2007年10月16日涨到6124的历史高点。
底5:2008年10月27日,点位1664,平均市盈率14.24倍左右,平均市净率1.95倍左右。 2009年8月4日涨到3478点。
历史上这5次底部,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平均为15.31倍;市净率在2倍以下,平均为1.76倍。
历史事实证明,这20年来,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的时候,市场就是一个底部区域。从这些年来的历史经验来看,市盈率这个指标应用在大盘指数的判断上比运用在个股的判断上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把握,市盈率超过60倍就是顶,低于20倍就是底部区域几乎成了这十几年来的铁律。在过去的20年里,如果每次在A股平均市盈率低于20倍的时候进行中长线布局,你抓到的都是底部;超过60倍的时候清仓卖出,你都是逃顶高手!
2008年,当上证指数跌穿2000点时,人们讨论最多的是经济会不会持续低迷,会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倒闭,CPI何时见顶,于是,当时股市上的悲观情绪越发严重,看空者越来越多,看空的点位也越来越点,更有甚者已经看空到千点以下。这与目前的市场环境也多少有些相似:CPI何时见顶、房地产调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多大、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滞涨等等。
根据中证指数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2日收盘,沪深300静态市盈率为14.89倍,沪市平均市盈率为16.12倍,这个数据已经接近上证指数08年998点时的15.87倍,16.12倍是个什么概念?在A股历史的5次大底里,出现过最低的平均市盈率是12倍左右,那是1994年7月18日,历史仅此一次,其余的4个底部里,有3次底部的市盈率均在15倍左右,分别是92年15倍、05年15.87倍,08年14.24倍,只有1996年那次大底是在19倍左右。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目前A股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的最底部。
有人说,股市是人性的放大器。股市把那些想赚钱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于是就形成了股市的涨涨跌跌。股市的参与主体是人,是人就会有贪婪与恐惧,因为贪婪,每一次的顶都会伴随着狂热,成交量会急剧放大;因为恐惧,每一次的底都伴随着恐慌,成交量会锐减。在顶的时候,由于上涨已经成为人们的惯性思维,人们会忽视一切的利空,把利好无限放大;而在底部,情况恰恰相反,人们会忽视一切利好,把利空无限放大!本来,社保基金进场、产业资本增持,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利好,但是市场却视而不见。
巴菲特说:“最简单的,就是最有用的。”,有时候,我们确实是把问题过于复杂化了,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定证券投资学的科学性,相反,有时候越是简单就越能看出问题的所在。股市的涨涨跌跌,从长远来看,其实就是在做一个类似于拍皮球的周期运动,高了跌,低了涨。至于什么是高,什么是低,历史会有所交待,只要作个横向比较,一切都会清晰起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