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意渐浓!解读上市公司半年报中的经济密码
发布时间:2020-9-3 13:55阅读:265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题:暖意渐浓!解读上市公司半年报中的经济密码
新华社记者姚均芳、潘清、吴燕婷
截至8月31日,A股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如期完成2020年半年报披露。从一季度受疫情冲击大幅下滑,到二季度随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出现显著改善,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折射出中国经济稳健发展“密码”。
上市公司二季度业绩复苏明显
据中证金融研究院统计,上半年,3900多家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23.46万亿元、净利润1.85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84%、18.03%。
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双降,显示疫情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仍在延续,不过,二季度数据出现积极变化。
“虽然上半年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出现负增长,但与一季度相比降幅均收窄6.25个百分点。”中证金融研究院公司金融部副研究员孙即表示。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盈利面较一季度明显扩大,深市上市公司近八成实现盈利,沪市主板公司超八成实现盈利。
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是资本市场发挥“晴雨表”功能的基石。上市公司业绩的改善,与二季度以来经济向好态势相一致。
受疫情冲击,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6.8%。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和各项“六稳”“六保”政策的落实,实体经济获得有力支撑,二季度GDP同比增速转正,增速为3.2%,带动上半年GDP降幅收窄至1.6%。
“今年以来国家大力实施减税降费,出台企业纾困政策,这是促使上市公司净利润边际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孙即说。
专家认为,在疫情冲击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挑战下,A股上市公司业绩改善,折射出中国经济潜力大、韧性强的特点。
消费升级成为推动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
整体来看,在部分传统行业因需求不振业绩承压的同时,消费升级成为稳定和推动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与消费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密切相关。”光大证券(601788,股吧)金融产品总部首席投资顾问滕印指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伴随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
今年以来,我国商品零售额增速逐月回升,特别是7月份实现年内首次正增长,增速为0.2%。尽管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消费的节奏和速率,但消费升级的趋势并未改变,消费升级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
深圳莱宝高科(002106,股吧)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为笔记本电脑提供电容式触摸屏的上市公司。“受益于全球笔记本电脑需求旺盛,公司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结合产能挖潜,公司产品销售毛利大幅增加。”莱宝高科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莱宝高科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2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43.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人均购买家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支出分别增长19.4%和79.6%。
随着汽车消费在二季度回暖,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业绩有所改善。据中证金融研究院统计,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上半年营收、净利润降幅较一季度分别收窄21.6个和57.1个百分点。
作为消费升级类商品,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等产品销售保持快速增长,A股相关上市企业得以较快摆脱疫情影响,且长期增长潜力被看好。受益于消费需求恢复带动,创业板数字创意产业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速达64.20%。
创新驱动添动力 部分传统产业需求尚待提振
被视为新经济和科创企业“聚集地”的创业板及科创板上半年大幅“跑赢”沪深主板。据中证金融研究院统计,上半年创业板、科创板公司营收同比分别增长0.20%、5.75%,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03%、30.73%。
这表明,在创新驱动战略下,无论是科创板、创业板先后试点注册制,还是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出台,都对科技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上半年科创板公司共计投入研发资金129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的平均值为18.53%,比去年全年提高6个百分点。
在新经济蓬勃发展之际,部分传统产业需求尚待提振。从沪市主板情况来看,煤炭、有色、钢铁、化工等传统支柱行业恢复进程较为缓慢。
“相比之下,传统周期性行业业绩表现弱于新经济行业。采矿业、工业原材料行业二季度净利润有所改善,但同比降幅仍较为显著。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航空、线下服务业上市公司业绩仍未见明显起色。”孙即表示。
专家认为,当前应着力提升扩大内需政策的实际效果,不断提高市场需求的回升速度。
从近期数据看,经济发展持续向好态势。7月主要经济指标继续改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连续6个月站在50%的荣枯线之上。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复苏,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有望转为正增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文章转自和讯网 投资者据此操作 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